语言学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在文体学研究中的应用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怎样运用于文体学研究
把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运用于文体学研究,就是功能文体学研究。对于系统功能学者来说,文学语篇分析有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展示语篇本身的意义如何得到表达,第二个目标是展示语篇为什么具有自身的价值。分析语篇时,我们能做到的是通过文体分析把隐藏在语篇之中的美妙之处挖掘出来。把突显的语言结构与那些不突显的语言结构相区分。所谓的突显,有两种理解。一种指的是某些结构在具体语篇中在数量上明显超过其他结构,是数量上的突显;另一种是指看待事物有别于常规的角度,是性质上的突显。文体学家可以通过系统功能语法的分析体系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语篇和语篇的特点进行分析,同时也可进行比较研究。
2
我们这里以文学作品为例,先看看如何用系统功能语法知识分析给定作品中存在的数量上的突显,以及其文体意义。
韩礼德曾运用概念功能中的及物性系统对戈尔丁的小说《继承者》中的文体进行了分析。《继承者》讲述的是一个原始部落尼安德特人遭到一个较为进化的部落入侵,最终毁灭的故事。戈尔丁小说想要表达的深层主题意义是反映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两个互为对抗的阶段,以及在不同阶段中人类同环境的不同关系和观察世界理解事物的不同角度。韩礼德对比分析了描写原始部落尼安德特人和入侵者的生活的小说片段。他发现这两个片段在及物性结构上形成鲜明的对照。在描写尼安德特人对世界的观察和识解时,在一半的小句中,充当主语的都不是人,而是身体的某个部位或者无生命的物体。例如,当时尼安德特人的主要人物洛克躲在树丛中观察入侵者的活动,他不认识弓箭,当一个入侵者举起弓箭朝他射击时,他看到的是A stick rose upright. … The stick began to grow shorter at both ends.从洛克的角度看,他是个被动者,根本无法控制事态,只是被动地观察事情发生的经过。等到他意识到将发生什么事时,已来不及进行任何抵抗了。这些物质过程大多数是不及物的,而且表达的大都是简单的动作,这些动作不作用于其他人或物,而仅仅影响它们自身。这样,这些物质过程就形成了一种既充满活动又无能为力的效果。根据韩礼德的观点,这些由无生命之物充当主语的不及物的自发过程说明了尼安德特人认识世界的原始性和局限性,他们的文明进程相对于入侵者是落后的,这使得他们在被入侵后无法生存,最终毁灭。而在描写入侵者观察世界和事物的角度时,大多数小句都由人充当主语,这些小句有半数以上是动作过程,而且大都是及物的,涉及目标,反映出这些入侵者看世界的角度和对世界的认识,代表了先进的文明。因此,就及物性系统而言,在描写原始部落时,小说使用了大量的不及物过程和身体的某一部位或无生命之物充当主语的过程,它们组成了数量上的“突显”,与另一片段中描写入侵者的语言形成鲜明对照,从而表达了小说想要表达的深层主题意义。
3
下面我们再看看如何来分析性质上的突显以及它所营造的文体效果。
康拉德的小说《间谍》有这样一个片段:
Her right hand skimmed slightly the end of the table, and when she had passed on towards the sofa the carving knife had vanished without the slightest sound from the side of the dish.
按照常规的描写,我们会说she picked up the knife或者she walked towards Mr. Verloc, holding the carving knife firmly之类的话,而这里的及物性过程把“刀”这个凶器放在了主语的位置上,弱化了拿刀的人。同时,这些结构仅仅表达了刀子消失这一结果,没有直接表达刀子消失的原因,也没有给出动作的施动者,读者需要根据经验来推测这几个小句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将维洛克太太与她自己的动作“分离”开来,使人觉得她无甚责任。
4
我们这里着重从及物性系统的角度,分别从数量上的突显和性质上的突显分析了如何用系统功能语法的知识进行文学语篇分析。需要说明的是,分析文学语篇还可以从很多角度进行,如韩礼德曾从定冠词的功能和动词名词化的角度分析了济慈的诗作《丽达与天鹅》。我们也还可以从情态系统的角度进行分析。另外,功能文体学的研究范围不仅仅限于对文学语篇的分析。广义上的文体学研究还涉及到其他语篇(包括学术语篇和日常生活语篇,等等)。
*本文内容来自《什么是功能语法》。
您可登陆waijiaoshe.tmall.com
或在天猫页面(www.tmall.com)
搜索“外教社旗舰店”
或扫描以下二维码购买
(请确保手机中已经安装天猫客户端,然后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图片,选择“识别图中的二维码”,按指示操作即可)
更快更好的购书体验,尽在“外教社旗舰店”!